建筑企業資質為什么會面臨被撤回的風險?

2019年8月15日《中國建設報》發文稱湖北宜昌撤回27家建筑業企業資質,全文如下:
湖北省宜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近日發布《關于第一批建筑業企業資質監督檢查情況的公告》,決定對27家資質復查“不合格”的企業給予撤回資質證書的處罰。
據了解,宜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之前對首批83家建筑業企業資質檢查結果進行公示,同時對檢查結果認定為“不合格”的企業給予3個月整改期,整改期滿后再對企業進行復查。經審查、公示、復查后,仍有27家企業的30項資質“不合格”。
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資質復查全部不合格的企業,宜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按照資質管理的權限撤回或報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撤回其資質證書。資質復查部分合格的企業,待依法取得新的資質證書后方可正常申請建筑業企業資質升級、增項等工作,在新資質證書許可范圍內承攬新的工程項目;資質復查全部合格的企業,自公告之日起可正常申請資質升級、增項等工作,并承攬新的工程項目。
據介紹,今年年初,宜昌在湖北率先啟動建筑業企業資質檢查工作,有效清理建筑業“僵尸企業”,打擊資質資格掛靠等違法違規行為。下一步,宜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繼續對全市建筑業企業資質進行分批次、全覆蓋、不間斷檢查,為全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隨著動態核查的開始,我國各地許多企業陸陸續續被查出資質審核不合格,隨后便是被撤回資質,對于企業來說,撤回建筑資質是大傷,意味著企業將有大量的經濟損失,那么為什么建筑資質頻繁被撤回?原因何在?主要原因如下。
一、企業存在自行造假的驅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建筑資質標準也變得更加簡化,企業進行建筑資質升級,人員方面也只需要技術負責人了,主要考核指標是項目業效,建筑企業的資質等級決定了可以承接多大的工程。所以資質升級對于企業來說極其重要,一些企業為了升級承擔更大的項目,承擔風險,并偽造項目的業效。
因為對項目業績備案的管理更加嚴格,有的企業以前可能有業績,但沒備案好,或者因為他們沒有注意項目業績審核,由于某些方面出現了小差錯,所提交的業績升級審核未被識別,這就導致審核資質審核的失敗,只能在業績上進行弄虛作假。
二、監管措施升級
由于監管措施的升級,企業業績只要存在造假行為都很容易被發現,這也是建筑資質頻繁被撤回客觀原因,監管措施的升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承諾制度下加強動態核查
建筑資質升級的動態核查,主要目的就是查項目業績,倘若發現項目業績是假的,企業不僅被撤回資質,而且將無法在三年內申請資質。
(2)四庫一平臺規范監管工程業績備案
2018年3月,住建部發布文件,要求加強對已入庫工程項目信息的監督檢查力度,完善常態化監管機制,采取定期檢查、隨機抽查等多種方式對信息真實性進行監管,進一步保證了工程業績備案信息的真實性,有利于有效解決工程業績造假問題。
(3)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
2017年,住建部印發《建筑市場信用管理暫行辦法》,首次明確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要求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將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的建筑市場各方主體作為重點監管對象,在市場準入、資質資格管理、招標投標等方面依法給予限制。對于工程業績造假企業,各地方的懲處方式除撤銷其相關企業資質、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還會將其列入建筑主體黑名單中。
以上就是關于建筑資質被撤銷原因分析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做好業績備案,千萬不要進行業績造假,爭取早日能夠升級資質。
--------文章轉自建筑資質管理